关灯
护眼

第六十三章 父子反目和再出发

    杨爷爷曾经完整的团圆家庭,此时只剩下半大的唯一亲人——儿子!

    可是杨爷爷的工作也总是很忙,全国各地的执行任务,为了让儿子活命就送回老家请父母照料。

    后来因为祖上是地主,他安排儿子回老家在农村成家落户,跟着种地挣工分。

    这样一年复一年的,到了66年家里也真是什么都不剩了。老一辈因为各种事情,加上年纪大了,在思念大儿子中相继离世。

    杨爷爷想不通,以前杨村周边的老百姓都是为他们家服务的,小部分都是五服的亲戚,但全都被照顾的好好的,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。有的人过的不宽裕,老爹就送粮;有人得病了,老爹帮着救治,实在没钱也没有关系;有人到了成年,老爹还帮着牵线搭桥成家立业!

    可是事实就是如此的,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

    老家的儿子没了老辈人在身边管束,再加上确实很苦,从小打大也是被打击的惨了。

    人呢,就开始变的消沉,书也不看了,中医也不好好的学了,跟着混日子。到了打倒四人帮的时候,已经有了3女2子,几乎靠着儿媳和杨爷爷的补助熬过来了。

    不管时代怎么改变,人都的往前看!活着的人得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!

    60年一个小女孩被杨爷爷从死神那里抢救回来保住小命,78年她高考上了滕州医学院,正好是他的学生。如此,在机缘巧合下,杨爷爷又在滕城市再建了家庭。

    可是尘世多烦扰,天不遂人愿!

    儿子对老子再娶非常的愤怒!这是对他的母亲的背叛!也是对他这个儿子的宣战!

    父子矛盾又升级了,杨爷爷又慢慢的有了小孩子,联系也越来越少,只是每年都会给些钱物帮着养孙子孙女。

    但是儿子变得更是消沉,沉迷赌博。到了80年的时候,儿媳气愤加上久累成病,没有及时的送医治疗,去世了!

    当爹的更是羞愤!这父子的关系就更是水火不容!

    父子两从此更是如路人!杨爷爷十几年都没有回老家了。

    如今老爷子年逾古稀,身体又多病,现在自感已到生命的尽头。老爷子还是想着老家的,特此回来看看。

    姬洪军偷偷的看着头发苍白又稀稀落落的,白胡子确是很浓密。他想着杨爷爷应该认识自己爷爷,他们应该是那一代的革命战友吧!

    革命者都变成了老人,老人又化作一颗尘埃,尘埃还在滋养着神圣的领土!

    不知我们是否能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!继续坚持共同富裕呢!?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!

    到了半下午,小青松欢快的带着兴致勃勃几个兄弟姐妹,还有小舅夫妻去了河堤。他们村紧贴在红卫河南岸,就在河堤下的100米处,很陡峭,爬坡如登山。

    姬洪军站着高高的河堤上,这里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茂密小树林,眼底尽是黄突突的沙土,在阳光照射下伴随着小北风,尘土飞扬的。

    远处就是宽阔的大河床,第二河堤被一片片开垦造田,悠悠的河水已经变的有点发黑浑浊,就像一座无形的山在那里静静的待着看着,又像是死水。走到河边,空气中有点腥臭弥漫着恶心味道,大河又像是经历沧桑的老人,没有了活水只剩下毫无生机。

    据说西边的乡里搞了个橡胶坝工程,从此这里都几乎没了活水,即使来水了也成了污水处理地。

    河堤都被村民开垦出来了,砍树造田!这里来年要么是红薯地或者棉花地。农民还得从土地里挣取活下去的财富。

    几个人本来还准备钓鱼的,最后剩下的只是惺惺的回家。小青松又拿出篮球大家一起玩。在小姨家玩了整整一天,在依依不舍中回家,到家的时候已经擦黑了。

    刚回到家,爸爸就拿出电报给妈妈和小舅,急切的说:“临沂的姑,要在正月十五左右来到咱们家,要咱们准备好,再一起去陇南。”

    妈妈笑说:“还好,没有着急买火车票,要不又是麻烦。”姑姥姥可是小舅和妈妈的亲姑姑,小舅皱眉叹气道:“我的行程没法再变了,不能再请假,要不人家就辞人了。”没有办法,人生万事不如意十之八九。

    大年初七的时候,天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,伴随着声声狺狺犬吠,姬洪军跟着爸爸送小舅,大包小包的,小舅坐上村里的顺路客车,凌晨5:30就出发奔波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