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459章 如胶似漆难舍难分

    次日下午,徽宗如约前来。在等待再见师师的这三天里,徽宗可谓天天如坐针毡坐立不安,夜夜辗转反侧无法成眠。所以,刚到师师开门迎客的时辰,一如先前打扮的徽宗,就在张宁陪同下踏进了樊楼的门槛。跟上次不同,徽宗虽然一身富商打扮,但却摆出了帝王架式,一举一动一一言一行,无不有至高至贵至尊至圣之感。徽宗看到,上次来时到过的地方,已经全都用蟠龙锦绣包裹起来,小轩和后堂也都已修缮得画栋朱栏,一派尊贵豪华气息,没有了上次那种平淡悠远的韵味。

    徽宗和张宁二人来到厅堂,便让张宁宣李婆婆。李婆婆先是躲避,不敢见皇上。被张宁连哄带吓的叫到徽宗近前,却是战战兢兢,伏在地上不敢起来,头都不敢抬,再无当初调寒送暖殷勤伺候的样子。

    徽宗看着李婆婆那伏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样子,便用他那独有的磁性温和语调安慰般说道:“哦,李婆婆,起来吧。朕是天子,可不是老虎,不会吃人的。啊?起来吧。以后啊,朕会常来光顾,也会让朝廷对你们多加照顾的。”

    这时,李婆婆才颤颤巍巍地爬起来,缩着肩膀站在墙根,哆哆嗦嗦地说道:“谢、谢,谢圣上垂爱,蒙圣上垂爱,奴家不胜荣宠之至。圣上有甚要求,只管吩咐道来,奴家定当竭心尽力。”

    说罢,躬身俯首引着徽宗又来到了装饰一新、一派皇家气息、由师师专用的会客室。师师淡妆素裹,早已跪伏门阶迎驾。

    徽宗温和地说道:“起来吧起来吧。你呀,把朕仅且当作富商看就好啦。啊?”

    李师师站起身来,看向徽宗时,这才发现,这帝王,确与常人极不相同,生得俊朗帅气不说,眉宇之间也尽显威严,双目炯炯,大有小视一切的气势。

    待徽宗在桌前坐下后,师师向前施个万福礼,轻启朱唇,娇声欲滴,问道:“敢问圣上,您是听曲还是观舞呢?”

    这是徽宗与师师三次相见以来,听到的第四句话。第一次,一问一答,只说了两句简短的问话;第二次,只回答了一句“嗯,谢大官人垂顾。”徽宗早就听说师师的嗓音独特,是那种人间少有天上难寻类,是那种余音绕梁能让人三日不知肉味的真正天籁般声音。可至今连句像样的说话声都还没听到呢,徽宗自己都觉得好笑。这么想着,就说道:“朕听闻小娘子歌喉冠天下,先听支曲子吧。”

    师师此时走到墙跟前,仰望墙上挂着的琵琶,似乎是在斟酌应该用哪一支。徽宗的目光随着师师,看到墙上挂了六支琵琶,却没有自己赐的蛇跗琴。他想问,可又觉得那样显得自己作为帝王就太不够范了,只好把这念头压了下去。正想着呢,只听师师说道:“圣上,您赐给奴家的稀世珍宝琴,奴家不舍得用,也怕挂在外面弄脏了,就特意放在珍宝柜里珍藏起来了。奴家就用这把泉州名琴为您弹奏并演唱一曲《万里春》吧?

    徽宗知道,这是周邦彦的名曲,是一首专门的琴曲。作为既擅写词、又懂韵律谱曲的他,也非常喜欢这首曲子。因此就颌首鼓掌。

    见此情形,师师便拿下琵琶,坐在她专为客人唱曲的凳子上,将琴抱在怀中,只用拇指从内向外逐根琴弦稍作试弹,便挺直腰身,下颌微倾,秀目生辉,左手轻按、右手五指先自拢起,既而往外一送,顿时,一泓清泉从山涧流下一般,演奏开始了。她先清弹了一遍,而后伴着琴声,轻启朱唇,唱了起来:“千红万翠,簇定清明天气。为怜他、种种清香,好难为不醉。我爱深如何?我心在、个人心里。便相看、忘却春风,莫无些欢意”。

    徽宗早就听说李师师的琴艺唱功,举国无双,无人能敌。听着她柔绵婉约的弹唱,徽宗听得如痴如醉,仿佛坠入香甜的梦中,两手情不自已地和拍相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