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69章 演练也是实战

    汤文发射机炮也不是真的发射了机炮,也不可能真的发射,所有参加选拔的战机,都是经过改装并加载了演练模块的。

    汤文发射机炮之后,演练模块会根据双方的位置,以及机炮zi弹的轨迹,模拟出是否中弹。

    同时也会判断出,中弹的位置是否影响飞行,或者有没有引起连锁反应。

    双方的距离太近了,并且还是对向飞行,命中肯定是命中了,就看结果如何了。

    双方战机搭载的演练模块把数据传输回去之后,经过电脑的判断,又把结果同时传回了两架战机。

    九号所驾驶的战机,玻璃护罩被击碎,飞行员也被‘ji毙’!

    这是电脑模拟的结果。

    根据机炮zi弹的轨迹判定,汤文所发射的机炮zi弹,大部分的落点都在驾驶舱附近,这种情况下,飞行员很难不被击中。

    战机机炮的口径大都在30mm左右,三公分大的zi弹打在人身上,后果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好在这只是一场对抗,并不是真正的实战!

    “对抗结束,十号胜!”

    塔台也在第一时间宣布了对抗结束,这个结果是没有任何争议的,就连失败的九号也是一脸羞愧的反省着自己的错误。

    这场对抗是迄今为止结束的最快的一场对抗,比李治他们那一场都还要快两分钟。

    同时这场比赛也给所有人敲了一个警钟,现在的飞行员普遍都盲目的相信飞弹。

    不得不承认,飞弹确实非常的强大,但是当飞弹并不能远距离消灭对手的时候,机炮可能更加的管用!

    毕竟飞弹是需要锁定时间的,而机炮并不需要,只需要按下按钮就行!

    留给大家反思的时间并不太多,上午的第二场对抗接踵而至。

    这一次的对抗中规中矩,虽然都知道超低空可以躲避雷达的搜索,但是双方都没有选择在超低空对抗,而是把战场放在了高空之上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双方约好的,还是两人之间的默契。

    这场对抗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操作,也就是互射飞弹的过程。

    经过了前几场精彩的对抗之后,塔台里的众人对这种中规中矩的对抗,并没能提起多大的兴趣。

    最终的结果是十一号以微弱的优势胜出。

    第一轮最后的对抗也没什么好说的,胜出的是师部的飞行员,十四号!

    就这样,经过两天激烈的对抗,第一轮晋级的七个人选诞生了,分别是2、3、5、7、10、11、14号。

    这两天的对抗也是这几年的选拔中,最精彩的一回。

    期间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,但是也有一些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,所以雷虎让人把这几场对抗整理成册,准备让各个基地好好的学习学习。

    前几期的对抗都是中规中矩的,大家都是摆明车马硬碰硬。

    今年自从李治来了个超低空突防之后,一切就变样了,后面更是被玩出了花来,要不是雷虎及时更改规则,这次的选拔还真有可能选出个寂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