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六十一章 应对之策

    正在朝堂等待,议论纷纷的百官,却不知此时的乾帝正坐在御书房看着影龙卫呈递上来的密报,桌子上还呈放着左良玉所守的南寨战报。

    “百官都到齐了吗?”乾帝看着一大串密密麻麻的文字,拿起边上的温毛巾敷了下略显干涩的眼睛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大人们今天来的都很早,早就聚在朝堂上了,据传令的小太监报告,朝堂上现在跟赶集的菜市场已经没啥两样了。”木公公接过乾帝手中的毛巾,低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都怎么说啊?”乾帝提起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轻轻的写着字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很多武将热血上用嚷嚷着要打回去,以牙还牙;倒是不少文官一直在审时度势分析局势。还有一部分建议先处理大乾内的问题,不然内忧外患麻烦可就大了。剩下的还有一些文官倒是没有具体说什么,保持缄默,在等陛下上朝。”

    木公公的心思乾帝怎么会不知道,不敢轻言朝政官员的政见立场就大致了说了下。

    乾帝冷笑一声说道:“我看有些人年太平日子过的长了,不知道他们那些贪污受贿的钱财是怎么来的了,早已经忘了我大乾自先祖立国时便就是提刀浴血打下来的江山。不动脑子想想,要是国将不国,哪还有这些人捞油水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木公公不敢接话,只是低着头替乾帝研墨。

    “老首辅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首辅大人说,北魏妄动,我大乾自不可示弱,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,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乾帝既然都点名问了,木公公不敢隐瞒,如实汇报。

    看着书案上写的一个“战”字,力透纸背,苍劲有力,笔势中尽显锋芒,隐约之中如千军万马沙场对垒。

    乾帝会心一笑,将纸团揉作一团扔进边上的废纸篓中。

    “上朝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“摆驾~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本来闹哄哄的朝堂之上在乾帝到来之时顿时变得鸦雀无声,井然有序的行礼参拜。

    乾帝到了也不废话,直接让百官就“蜀州叛乱”和“北魏犯境”两件事进行朝会议政。

    至于“江湖纷乱”则不在其中,那是大乾掌律司该管的事情。

    由首辅赵海明开始,往后依次参知政事、六部尚书、侍郎等开始各抒己见,六位玉署堂的大学士被赐座于案台对百官陈词进行记录、汇总。

    这是百官才知道,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单就此事而言,涉及的已经不只是今下这几天所发生的的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这么大的阵仗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让百官明白,这是乱世,随时都会有兵祸的乱世,并不是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。

    说则两事,其实可混为一谈。

    百官大多数的态度暂且搁置,毕竟北魏虽然现在陈兵阴山大峡谷但是终究还未决定攻关拔寨,那就意味着北魏目前还没有撕破脸皮,南寨守将左良玉只需要严加防守即可。

    这样的话大乾就避免掉一条战线,趁间隙,先收拾掉蜀州的叛军,平定内乱,不要让南蜀大军有机可乘。

    如若此时与北魏开战,实属不智。

    只要大乾一动手反扑,那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和北魏不死不休。那到时候南蜀大军肯定会趁机压境,蜀州庞九武的所镇守的眉山城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场大战,一场可能由蜀国倾国之力的国战。

    要知道当年先帝一路高歌打到南蜀的国都少城之下,那可是南蜀自建国以来受到的最大屈辱,而且那一年也是逼得北魏大量陈兵于阴山北寨蠢蠢欲动,西月戍也举兵攻关,不然大乾岂会轻易退兵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三线作战,压力太大,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,当务之急是平定蜀州叛乱。

    虽然当年也差不多要是三线作战,但是今时不同往日。

    如今北魏犯境、蜀州叛乱、南蜀兵出剑阁,明面上是三条战线,可要是真的打起来,西月戍定然也会举兵东进,这算第四条线。

    当然这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,还有就是现在江湖纷乱,各江湖势力都已经杀红了眼,新账旧仇一起算。

    据影龙卫查到的消息,乾帝大概已经知晓是由花姬和兖州的刀庄秦家牵头搞起的。

    又碰巧事情都发生在了一起,没道理有如此巧合。

    结合当年花姬在蜀州坠龙崖跳崖自尽的事情,稍微想想都知道,这蜀州叛乱、江湖乱起、南蜀兵出剑阁肯定都是出自南蜀帝师李玄章的手笔。

    那花姬既然帮助李玄章做事,二者之间肯定有着莫大的渊源。

    据影龙卫的查获的蛛丝马迹和在抚城的山南村求证表明,这南蜀帝师李玄章很有可能就是花姬虞螓巧当年的老师。

    其实最为可怕的就是,这么多局被南蜀帝师李玄章布下来,却没有多少消息得知,谁知道李玄章还有没有后手隐藏在黑暗之中。

    而北魏大军犯境是否与南蜀有着联系,还是纯属巧合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