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七十六章 美阳之战(3)

    进入十一月之后,赵普在九江郡收到了分别来自三个地方的信件。

    一封来自冀州渤海郡,写信时间是在十天之前,因为刘备在异地他乡没有使用官文,所以当地的置夫只当是普通信件。

    一直十多天才送到九江郡阴陵。

    刘备在信中大致说了一下巴祗巴刺史的灵柩已经安葬,不日将返回九江郡,让赵普再帮忙多在阴陵待上些时日。

    同时还提醒赵普,张飞性情鲁莽又有酗酒的恶习,让他帮忙看着点张飞,省的他惹事。

    刘备还不知道张飞和赵云赶赴吴郡请蔡邕,此刻仍未归来。

    第二封则来自吴郡吴县,是吴景托吴郡太守盛宪走的官文,三四日就从吴县到了阴陵。

    在信中赵云向他禀告蔡邕父女已经同意从吴县动身赶往九江郡。

    他这封就是盛宪的太守府上写的,写完就动身经钱塘走水路到九江郡。

    这让赵普大喜过往。不管怎么说蔡邕愿意前来,赵云和蔡文姬的婚事在他看来就已经成了一半了。

    至于信中的其他信息,赵普晓得这个盛宪其实就是后来被孙策所杀的吴会名士。

    如果他此刻没有在阴陵遇到孙坚的家眷。待刘备归来,他定会亲自去一趟吴郡,不说招揽英杰,也定会设法让他避开后来的杀身之祸。

    但是如今孙策算是他的学生,虽说性格有先天生成的部分,但后天其实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
    他既是孙策的老师,又知道这孩子后来有嗜杀和忌人的毛病,自然会想办法消除掉,再不济也要尽量将之淡化。

    不会让孙策成为历史中如烟花一般短暂的江东小霸王。

    否则即便孙策能征善战,也终会如郭嘉所说死于匹夫之手。

    第三封信来自三辅地区美阳城。

    卢植给他回了信,但是关于美阳那边的状况,这位车骑将军只是一笔带过。

    他重点仍是劝说赵普过了这个冬天就入京。

    他认为如今的朝廷有倒悬之危,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即便美阳之战能够彻底击溃叛军主力,暂时解决了西北边患。

    汉室也不过是在慢行死亡。

    卢植想要清君侧,或者说任何的士人都想要诛宦。

    在韩遂还叫韩约时,就曾力劝大将军何进诛杀宦官。

    后来凉州叛乱,他和边章同样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。

    可是此刻后汉朝廷的问题只是宦官专权和凉州叛乱吗?

    卢植站的高度够高,政治嗅觉又很敏锐,他知道大汉的根基已经腐朽,想要扶助朝廷,匡扶社稷,就要从根基入手。

    这个根基就是皇权和吏治。

    整治的根源,首先要将那些利用皇权为非作歹的宦官彻底从政治权利中心驱除。

    然后,废除皇室敛财的卖官鬻爵,将录尚书事这等重要官职从宦官、外戚手中废止。

    所谓录尚书事是官职,最初称领尚书事,职位高于尚书令,也就是拥有掌控尚书台的权利。

    尚书台是后汉的政务枢纽,任何的权臣外戚,若是不能掌控尚书台,只能说是纸老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