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五十六章 孙文台

    九月初,三辅地区进入了阴雨天,一直连绵有近半个月。

    临近傍晚,整个军营都被弥漫的雾气和秋雨所笼罩。

    卢植身着戎装站在美阳城向外眺望,城下不足十里就是凉州叛军的大营。

    时间距离赵普所说得十一月仍有两个月那么长,但军中的士气已经有些低落了。

    大军受从京中传来的消息影响,人心浮动,加上董卓对于他一直按兵不动,意见极大。

    两人有过数次争论,一次次比一次激烈。

    董卓在军中威望颇高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,指不定哪一天就会爆发。

    “拜见将军。”

    卢植闻声转头看去,只见来人身高近八尺,容貌不凡,乃是参军事孙坚。

    参军事是为参谋军务,汉时的官职。

    卢植在背朝廷册封车骑将军,率军征讨凉州叛军时,皇甫嵩向他推荐孙坚有大才,可重用,卢植便任命孙坚参军事。

    “文台是有事汇报吗?”卢植见孙坚行色匆匆。

    孙坚道:“我听闻董卓那厮在营中非议将军,特来求情将军即可下令以祸乱军心之罪,将董卓逮捕。”

    卢植闻言不仅眉头紧皱,“如今军心不稳,骤然逮捕董卓,恐怕会引起军中恐慌。文台现可带我诏书,宣那董卓到大营去见我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,不可姑息啊!否则董卓迟早会酿成大祸。”孙坚言辞恳切。

    这点卢植何尝不知,可眼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,如果因杀董卓一人反倒引发汉军内乱。只怕会为城外叛军所利用,到了那时就不是杀一个人,而是长安能不能守住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文台心中的忧虑,我何尝不知,只是此刻尚不是杀董卓的时机。你去传令便是。”卢植只能先忍住心中的杀气。

    孙坚见卢植执意不肯,只得去董卓营中传令。

    “汉升,你随我回营,看我眼色行事,”卢植边下城楼边道:“倘若那董卓太过嚣张跋扈,你就在我营中就地格杀。”

    黄忠手握刀柄,沉声应诺。

    两人回到大营等候,待到孙坚足足过了半个时辰,那董卓仍然未到。

    “将军,这董卓显然已有异心,正可乘这时机,将他拿下。”孙坚再次进谏。

    卢植心中有些犹豫不决,及至董卓赶来,仍未下定决心。

    “不知将军召见末将是为何事?”董卓态度散漫,言语轻蔑。

    卢植拍案而起,“破虏将军好大的威风!孙参军奉诏书征召于你,你磨磨蹭蹭不肯前来,是打算要取我代之吗?”

    此次征讨凉州叛军,董卓是为破虏将军。虽然他与卢植一样同样拥有将军称号,但破虏将军为杂号将军,与车骑将军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何况卢植假节,是为三军主帅。

    董卓一直以为卢植是为儒士,不料他此刻如此雷厉风行。

    他能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,自然不是鲁莽无脑之人,稍微察言观色,见那层力劈百人的黄忠,手按向刀柄,顿时跪倒请罪。

    “卓怠慢上官,有大罪,恳请将军治罪。”

    卢植见他服软,犹豫了一下,压下了杀他的念头,“你既知罪,罚俸半年,可有异议?”

    董卓额头冷汗直冒,“末将认罚,不敢有异心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起来吧!”卢植态度缓和了下来,“召前仲颖来乃是商议破敌之法,如今这番情况,你可有什么良策?”

    董卓跪坐了一侧,拱手道:“叛军与我等对峙有月余,卓曾派斥候探明叛军粮道。我以为一旦断其粮草,敌军必然不战自败。”

    “这方法倒是可行,只是这断敌粮草需长途奔袭,轻骑突进,还要对着陇右的地势十分熟悉,这营中将士只有你可胜任。仲颖可愿前往?”

    卢植为了安定营中将士人心浮动的局面,以及让那身在皇城的汉灵帝刘宏彻底放心,决定必须得打上一仗。

    董卓的这个建议他认为可行!董卓是陇西临洮(今甘肃省岷县)人,又常年在陇西陇右带兵,对地势颇为了解,是很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“为大汉效力,我自是万死不辞。”董卓何等聪明,知道眼下,卢植看似在商量,其实威压,容不得他拒绝,再说这一仗他是多少有些信心的。

    卢植道:“那好,我予你精骑兵五千,明日从美阳城东门出发,绕开敌军大营,突袭叛军粮道。”

    董卓领命躬身退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