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十一章

    1

    又是正月的时分,一四年的正月好像比往些年更叫我躁动不安,往些年只等着正月十六开学就好,上了大学后在家过不上元宵节就得去学校了。

    正月里,越是早点离家,新的一年就越是要忙碌。刚刚工作的堂哥正月十号就得出门了,满意初八去就要去上班,长大后的少年们回家总是太晚,离家又总是太早。

    我和何理约好大年初三去小学给奶奶拜年的,满意已经在等我们了。我大清早就起了床,冬日的清晨有些冷,还是有好多人骑着摩托车上街,那摩托后五花大绑着红色包装的礼品,一看就是走亲戚的。有裹的严严实实的孩子们三五成群的玩爆竹,一双小手冻的通红,却还是无所谓,打火机那么一点,胡乱的甩掉鞭炮,撒腿就跑,只剩一片欢声笑语。

    过完年后的小镇子,虽然冷,却一点也不冷清。家家户户还点着红灯笼,门前还有红对联,整个正月都是一派喜庆的颜色。时不时听见一阵儿鞭炮声,一定是是哪家来了稀客。

    我和何理到小学时,没见着奶奶,一猜奶奶肯定在厨房。果不其然,奶奶和满意正生火做饭。

    奶奶的厨房还是那个厨房,锅还是那口锅,尽管年前满意把厨房打扫了一番,还是难掩它的破旧。厨房的四壁已经泛黄了,有些地方还破了口露出墙体里的红砖,灶台已经发黑,参差不齐的边角比奶奶牙齿的缺口还多。

    和奶奶一样,奶奶的厨房也老了许多。奶奶这几年一直没什么变化,到了这个年纪,她还能老成很么样呢!头发都白完了,牙齿剩的也不多,走路也不稳健了,岁月把奶奶身上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走了,就不要太贪心了。

    “奶奶,新年好!”何理见着奶奶就扑了扑了上去,在奶奶面前我们总是孩子一般的过活蹦乱跳。

    “呦!变成大姑娘了。”奶奶一脸的慈爱。说着奶奶颤颤巍巍的走去房间,打开柜子,拿出果盘装上好多零食。

    奶奶的零食还是和很多年前一样,花生瓜子都是她自己炒出来的,还有许久没吃过的切糕和花生糖。小时候奶奶就拿这些零食给我们吃,还没送进嘴,我就口水直流了。如今有了巧克力、夹心饼干等等各种各样的零食但奶奶的果盒里依然是从前的味道。

    “谢谢奶奶!”我说。

    奶奶:“跟我客气啥。”

    我和何理给奶奶买了些芙蓉糕和点心,算是给奶奶拜年了,奶奶怎么也不收,她说:“还在上学呢!花什么钱啊!”

    何理:“奶奶,你就收下吧,这点东西要不了什么钱,等我以后赚钱了,给你多买些好吃的。”

    奶奶:“好好好,奶奶收下。”奶奶没再和我们争,她赶着回厨房添柴火,何理跟着去帮忙,我就和满意坐下来聊天。

    其实满意工作后往家里新添了好多家当,煤气灶、电磁炉、抽烟机该有的都有。买回来后,还特意回家把奶奶教会,奶奶却从来不用。

    小学的厨房很早就不用了,学校新建了许多新的楼房,老房子一直空在那里。校长让奶奶搬去新的宿舍楼,她也不愿意,她就守着老瓦房,平日里生火做饭依然是那口吃饱了好多学生的老锅灶。

    奶奶离不开那口锅。

    我问满意:“奶奶怎么这么固执呢?”

    满意长叹一口气说:“唉!想她儿子呗!”

    满意总是拿奶奶没办法,奶奶太顽固了,守着那口锅一守就是很多年,到最后人老了锅也老了。

    砌那口锅的,正是满意的爸爸,奶奶的儿子。

    2

    临近中午,奶奶的午饭做好了,大锅灶虽然老了但煮出来的饭依然和原来一样的香,还有金黄金黄的锅巴,我肯定是要盛上两大碗的。

    奶奶做了她最拿手的米粉蒸肉,我从小就爱吃,米粉香,精肉松,肥肉也不腻,特别下饭,要是配上锅巴,别提多好吃了。

    还有肉丸子,是奶奶亲手捏制的,比超市里卖的好吃多了,何理的最爱就是奶奶做的肉丸子,在学校那会儿她就开始谗了。

    午饭吃到一半,奶奶见何理的裤子都开了线,放下碗筷就说:“瞧瞧你这破裤子,来我给你补补,这大冬天的多冷啊!”

    我们三个小家伙听了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何理:“奶奶没事,这是破洞裤,就这样,fation。”

    奶奶:“什么烦神?这不冷么!姑娘家的可别冻着。”奶奶去倒腾何理的裤子,一试着何理就穿了件薄薄的保暖打底又唠叨道:“怎么也不穿毛裤!”

    我说:“奶奶你吃饭,别管她,她臭美么!”

    何理:“奶奶,我这不冷,是保暖裤,赶明儿我给你也买件试试,保证暖和。”

    奶奶将信半信,回到饭桌上又叮嘱何理:“可别冻着了!”

    何理:“知道了,吃饭吧!”

    总有人才不在乎你穿的好看不好看,fation不fation,他只在乎你穿的暖不暖。

    将近黄昏,我和何理告别了奶奶,奶奶是想留我们吃晚饭的,可我们得早点回家。临走时,奶奶又捧了两大把花生给我们。

    我说:“奶奶,你留着自己吃。”

    奶奶:“拿着拿着,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。”

    何理:“不,奶奶炒出来的花生就是稀罕东西。”

    奶奶:“就你会说话。”

    我和何理还是塞了两大口袋的花生和糖果,手里还提溜着一袋子,奶奶抓了一把又一把,要知道这些东西奶奶平日里可不会随便给别人吃的,她宝贝着呢。

    “常回来看看。”奶奶说。

    “好嘞!”

    也许奶奶是想我们多回来看看她吧,小时候馋嘴的我们总会因为奶奶的这些小零食时不时的去叨扰奶奶,她倒也不生气,每次给我们些。只是如今我长大了,这些零食对我的吸引力也了无踪迹。

    我还是会想念奶奶的,但当我开始想念,就注定我已在千山万水之外的远方。

    “常回来看看。”奶奶这么说。

    “好嘞!”我也这么回答。

    其实大家都知道,再相见,总得要个一年半载了。

    一年半载所形容的时间并不很长,但是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段一年半载,是生命最后的一个一年半载。

    彼时的我也不会知道,“常回家看看”是奶奶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。

    3

    奶奶是个固执的人。

    满意买回来的电饭煲、电磁炉她从来不用,就守着她的那一口土锅灶。

    学校早就盖了新的教职工宿舍,校长让奶奶搬进去住,奶奶也不肯,她就住她的老房子,谁也劝不动。

    小学也建了新食堂,再也不用烧柴火了,却难到了奶奶,学校聘请了新的食堂阿姨,奶奶就领着份退休金什么也不用干了。按理儿说奶奶也不用做饭了,满意自己也有了工作,只管享享清福就好了,她却闲不住,自己干起了打扫学校的杂活。

    校长总是劝奶奶:“奶奶,您退休了,就歇着吧,这活儿让我们年轻人做。”

    奶奶摇摇头说:“我还没老呢,你们呐只管教书育人就好。”

    奶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负累。

    年初满意回到合肥,自己承包了一个快递点,生意不错,每个月还能给奶奶寄点生活费,奶奶也不花,都存盒子里,奶奶说他要连同退休金一起存着,留着给满意娶媳妇儿。

    满意也常常劝奶奶:“奶奶,咱们现在不缺钱了,你买些吃的用的都行!”

    奶奶不仅不听劝,还自己捡塑料瓶、纸箱,攒起来卖钱。上了年纪的奶奶,平日里走路都慢悠悠的,要是看见废品,立刻就起了劲儿,就跟看见了宝贝似的。

    有时候满意就在远处看奶奶自顾自的忙着,他也不去帮忙,因为去了奶奶也不会让他伸手,他就远远的看着奶奶,碰着校长满意就问他:“你说奶奶这是何必呢?”

    校长说:“老一辈儿人忙活了一辈子,吃了一辈子苦,都习惯了。”说到这校长长叹一口气,他接着说:“你奶奶为了养活你勤俭节约了大半一辈子,你就是在外面成了亿万富翁,她还是不乱花你一分钱,还是不会离开她的老房子,还是要用她的那一口锅,这些都是她坚守的根啊!”

    满意点点头,但其实他还是不懂。

    好多次,满意开着他新买的大奔驰回来看奶奶,碰到奶奶拿着扫帚一遍一遍的打扫学校门前的马路,奶奶总是很细心,每一片落叶都不放过,她不急也不燥,就这样一扫帚一扫帚扫满整个黄昏时分。

    满意开着车,在后面远远的跟着,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奶奶,他曾经说过不要奶奶再这么辛苦,可是现在他开着大奔驰,而奶奶就在他眼前一扫帚一扫帚的走,好像一把锋利的爪子在满意的心抓挠着。

    满意也知道,这样的时刻,奶奶是不愿被打扰的,深处平淡的劳动之中,就是她内心的皈依。

    夕阳将落,奶奶走到了路尽头,余晖照耀着她额头上晶莹的汗珠,她的影子被拉的好长,有风撩动她鬓角的银丝,不远处车内的少年早已是泪流满面。